文/翟晓洁
众所周知,苏东坡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此外,他在教育、金石、烹饪、美学等方面也颇有建树。近来我读他的传记,得知苏东坡还是一位杰出的水利工程设计师,我国最早的“自来水”便是他发明并力主倡导实施的。
绍圣三年(1096年),苏东坡接到广州知州王敏仲的来信,得知广州一城人饮水困难,只有少数的官员和有钱人家才能饮用刘王山的泉水,多数的平民百姓只能饮用盐苦水,不仅又苦又涩,难以下咽,而且含碱量很高,长期饮用对身体很不好,当时,因为食水不洁,每年到了春夏之交,广州城就瘟疫流行,民不聊生。
苏东坡得知此事后,立马找来罗浮道士邓守安一起商量对策。邓守安对广州城一带的地形情况了如指掌,他提出了大胆的设想:城外十余蒲涧山滴水岩的泉水,水质清甜,地势又高,完全有条件引入广州城。
苏东坡仔细思量了几日,觉得此法确实可行。
于是他赶紧给王敏仲写信,建议实施这一工程。并在信中非常详细地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:
先在滴水岩下凿一个大石槽,将五个大竹管首尾捆绑接连起来,接缝处用麻布缠紧,并涂上漆,以便防水与续水,泉水通过相接的五根大竹管随地势高低引入广州城。广州城内再准备一个大石槽装水,然后用五根大竹管分引散流注入城中各处小石槽内,城内居民不论贫富均可取用这些自来水。等自来水管道建成之后,派军士、工匠数人定时维修、抽换竹管。
王敏仲接到信后丝毫没有怠慢,立即派人实地考察,拟定施工方案,筹措经费。并在当年十二月正式动工。
工程实施期间,苏东坡突然想到了日常维护方面的问题,于是又给王敏仲去了第二封信。在信中,苏东坡建议,每根竹管上钻几个绿豆大的小孔,平时用小竹针塞紧,巡查时只需拔出竹针就可以查验竹管的通塞情况,非常方便。
在苏东坡、王敏仲等人的共同努力下,广州终于成功通了“自来水”,解决了老百姓饮水的大问题。后来在中国南方,这种用竹管引山涧水的方法,有相当一段时间被沿用了下来。
其实,苏东坡在写这两封信时,正是奸相蔡京当权、朝政最黑暗的时候。蔡京德行卑劣,力排异己,当时王敏仲因与蔡京政见不和贬谪广州,苏东坡也被贬惠州。古代知识分子奉行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。”的古训,可苏王二人无论穷达皆心系天下,身处南蛮却不忘造福百姓,携手完成这样宏大的民生工程,尤为可贵。
苏东坡在水利治理与建设方面确实极有远见与天赋,早在7年前,他任杭州知州时,就设计领导过一项“拯救西湖”的伟大工程,成效显著,惠及千秋。
当年他到杭州做知州时发现,西湖被葑草藻荇湮塞了一半,回想上次来杭州,西湖被湮塞了十分之三,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,再过二十年,西湖将枯竭不再。而西湖一旦消亡,整个杭州也将沦为一座废城。到时候,杭州周边的农田、养殖业都将一一消亡。
拯救西湖,刻不容缓。这是一次民生的拯救,更是一次文化的拯救。
目标定下来,苏东坡一边着手筹措人力和经费,一边制定详细的拯救西湖规划。首先,将西湖中的淤泥水草全部挖掘清理出来,然后用这些无处安置的葑泥在西湖的西侧筑起一道长堤,横跨南北,将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。
至于有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,让淤泥不再淤积,水草不再滋生呢?苏东坡思来想去,决定将岸边湖面租给民户种植菱角,因为种菱角必须按时清理水中的杂草,这样,既可使民户自觉地定期清理水草,让淤泥无处积聚,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生问题,可谓一举两得。
可是西湖水域太大,如果有民户在这里私自种植菱角,官府是很难管辖的,如何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呢?苏东坡灵机应变,命人在西湖的中心位置建造了三座小石塔,石塔之间相望为界,围成一个天然的水域,严禁民户在水域内种植。
后来,小石塔演变为西湖十景中的“三潭印月”。而由那些淤泥筑就的长堤被后人称为苏堤,“苏堤春晓”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。
经过一番辛苦,西湖风光更甚。
苏东坡一生仕途不顺,颠沛流离,却总能保持一副积极乐观、昂扬向上的心态。无论身处怎样的艰难险阻,他总是能一边寄情于天地,辣手著文章;一边心系苍生,为民请命。或许,心被责任和快乐填满,现实的苦难自然就淡了,于是随遇而安就自然而然了。
这是一种境界,更是人生的大智慧。
更多内容请关注“心草雪月”微信公众号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爱游戏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爱游戏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